BBunion早教中心研究发现,中国人经常当众责骂孩子,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用一只手的方式进行的。比如有些孩子犯了错误,很多父母就是站得远远的,伸出一只手指大声斥责,显得非常粗鲁。大声的斥责如果还不见效,很多人就会改成一个巴掌的教育。我发现今天的中国父母很有意思,经常表示愿意尊重儿童,平时也比较溺爱儿童,很容易不耐烦。一不耐烦就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解决问题。
从“手对手”到“肩并肩”
刚才说到孩子0~6岁的教育应该是手心对手心,眼睛对眼睛的教育,也就是温和而严格的教育,在“温和”中孩子就能自由地成长,在“严格”处孩子可以学会自律。
“管教从严”的目的就是要把帮助孩子“获得自助”作为最终的目的,这个时候父母的鼓励、引导、提醒、督促和惩罚都是必不可少的。美国还有一个学者研究什么时候可以“打孩子”,他的结论是:2岁前不必打,因为毫无效果,7岁之后不能打,因为一打就会伤害人格与自尊。而2岁之后,7岁之前,则是管教的最佳时期,这个阶段父母的示范最为关键。
那么当孩子长大以后,尤其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关键期,7~13岁的教育,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呢?BBunion认为需要逐渐转为肩并肩的教育。因为成长中的孩子,已经不喜欢父母“盯着”他的眼睛了,父母“盯着”会让他感到不安,好像受到某种威胁,容易使之焦躁。所以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肩并肩式的,它内在的意味也包含了某种朋友式交流方式开始生成。
这里要强调一点,父母既不能进行错误的打骂教育,但也不必追求和孩子能够形成朋友式的关系,这种“理想状态”是很难的,其实父母就是父母,孩子就是孩子,父母与孩子之间当然应该有落差,父母的第一职责就是“管”孩子,该严的地方就是要严,该强硬的就是要强硬,不能轻易就向孩子的坏脾气妥协,就向孩子的眼泪让步,变得父母不像父母,孩子不像孩子。
当然说到“严”,绝不是一味的强硬,管得孩子一脸“死相”,而完全不讲教育的理念与方法。比如说到“肩并肩”的教育,它就是一种自然的转化,转化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,以达到更理想的教育目的。
在这里,BBunion早教加盟强调一个观点,对今天所有的孩子,父母都应该管教从严。